庙堂卷-中国文化中有关古代建筑的100个趣味问题

庙堂卷-中国文化中有关古代建筑的100个趣味问题

作者:李山

出版社:金城出版社

出版年:2012-10-01

评分:4.6分

ISBN:9787515505275

所属分类:民俗文化

书刊介绍

庙堂卷-中国文化中有关古代建筑的100个趣味问题 内容简介

《中国文化中有关古代建筑的100个趣味问题(庙堂卷)》从趣味的角度读解中国古代建筑中的历代都城、宗族坛庙、历代陵寝以及宗教建筑。书中包含了紫禁城宫门为什么用金钉、大明宫名字因何而来、武则天陵寝前为何立下无字碑、乐山大佛肚子内暗藏什么玄机等100个古建筑趣味问题。

庙堂卷-中国文化中有关古代建筑的100个趣味问题 本书特色

100个问题不是刻板的知识讲解,而是用故事的形式为读者呈现中国古代建筑的有趣之处,在故事中让读者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魅力。

庙堂卷-中国文化中有关古代建筑的100个趣味问题庙堂卷-中国文化中有关古代建筑的100个趣味问题前言

序言
人们常说,知识就是力量。其实也可以说,知识就是趣味。得了知识,把自己变得强壮,固然好,可是人生活若无趣味,恐怕要更糟糕一点。这本“知道吧”的小书,就是增广趣味的东西。涉及的内容,照学科术语说,是“文化史常识”,就是古老历史中人们衣食住行、吃喝拉撒等方面的掌故、趣闻。这方面汪汪如海,小书也只是攫取其中的一部分,计有服饰、饮食、建筑、交通等若干方面。其他方面,将来还会陆续写出。这些“文化常识”性的东西,说是古代,其实离我们的生活*近。身上穿的,足下走的,特别是到哪儿去旅游或者外出,眼里看的等等,尽是这方面的事情和问题。就以旅游而言,看山、看水、看大庙。看山水好办,凭感觉;看大庙,看大庙里里外外的一切,就得需要点“学问”了吧?这本小书,或许能帮助你!
还值得跟读者多说几句的,是小书的写法。它是采取的谈天说地的调子来写的,作者是这方面的爱好者和有心人。作为爱好者,说起这方面的事情来心情愉快,文字也轻松活泼,尽量在说出些道道来的同时,也说出点味道来。作为有心人,看了这方面的书,默而知之,分门别类,是积累了好多年才有的东西,另外书中有插图,有小知识“贴士”,总之是力求赏心悦目的。
别看是“文化常识”,实际还有问题尚在继续研究中呢。此书中许多话题,或许还是阶段性的看法。告诉大家“*真理”的东西,不是本书的主要目标。若能引起读者您的兴趣,对一些问题也起了“研究”它一番的兴趣,或者以后对这方面的东西更加留意,那才真让小书作者感到自己做了有益的事儿了呢!
*后敬请读者不吝赐教!
(李山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庙堂卷-中国文化中有关古代建筑的100个趣味问题 目录

帝都风采
1、紫禁城宫殿里是否修了“半间”屋子?
2、紫禁城的宫门上为何布满金钉呢?门钉数量为何在清代被写进了法律?
3、明清皇城首门“天安门”上的“暗楼子”是做什么用的?
4、“九门出九车”是哪“九门”哪“九车”?
5、长城上真有传说中所谓的“定城砖”吗?
6、六朝古都南京为何称为“鬼脸城”?难道城中真的有“鬼脸”吗?
7、史称“四水贯都”的开封有哪些皇城水系?它有着怎样的独特城市布局?
8、曾经是世界中心的长安城为何建成“菜地”的样子?围棋盘一样的布局又是何故?
9、举世闻名的“大明宫”名字因何而来?它真有现在北京故宫的四倍大吗?
10、“里坊”中的“坊”是不是现在的居民小区?唐朝居然也有CBD?
11、北京天坛为何“杂草”丛生?建造者为何在声音上大做文章?
12、地坛建筑为什么都是方方正正的?
13、孔庙大成殿的盘龙柱举世无双、精美绝伦,为什么皇帝拜祭孔庙的时候要遮住这些柱子呢?
宗族坛庙
14、乔家大院修建时的梦境之说是指什么?为何说“皇家有故宫,民宅看乔家”?
15、一个会馆占尽全城风光,山陕会馆究竟是怎样的建筑?
16、中岳庙为什么要设置镇庙铁人呢?
17、为什么清朝皇帝格外看重西岳庙?
18、四川眉山的三苏祠为什么被称为“岛居”?
19、江南**名祠罗东舒祠在建设中为何会停工七十年之久?
20、孔府为何被称为“天下**家”?孔府建筑如何体现孔子的思想?
21、岱庙天贶殿的形制真和皇宫的金銮殿是一样的吗?
22、晋祠圣母殿未用一根钉吗?“减柱法”是怎么回事?
历代陵墓
23、黄帝陵前 “文武官员至此下马”石碑跟朱元璋有什么关系?
24、中国上古时代崇尚的“墓而不坟”是怎么回事?
25、作为世界上*大的地下皇陵,秦始皇陵为什么坐西朝东?
26、汉武帝茂陵旁边为何有一座“状如祁连山”的大墓?
27、武则天墓前为什么要立一块“无字碑”?
28、“箭落选址”的宋陵是如何建造的?
29、神秘的西夏王陵缘何被称为“东方金字塔”?
30、明十三陵的“定陵月亮碑”有什么神奇之处?
31、皇太极的陵墓建在平地之上居然与乌鸦有关系?
32、机关重重的古代陵墓何以挡住盗墓贼?
33、“石象生”里的“象”是指大象吗?
34、古代的帝王为什么格外看重风水?
宗教建筑
35、被称为“禅宗祖庭”的少林寺有着怎样的建筑艺术特点?
36、武当道观建筑群是按照真武大帝修仙神话来建造的吗?
37、历尽千年风沙洗礼的莫高窟为何依然精美绝伦呢?
38、云冈石窟是如何被发现的?
39、屹立千年的应县木塔有着怎样特殊的减震设计?
40、开封铁塔真是用铁建造的吗?
41、唐代建造的大雁塔会变成比萨斜塔吗?
42、苏公塔采用了无任何木料的灰砖结构,它是如何建成的?
43、“十屋九塌”的大地震缘何震不倒密檐式千年古塔?
44、“奇、悬、巧”的空中寺庙是怎么建成的?
45、宏伟的布达拉宫设计了多少间房子呢?
46、有“雪域首刹”之称的大昭寺是填湖而建的吗?
47、为何说车子陷在沙里就有了小昭寺?
48、“世界**大佛”肚子里藏着什么“玄机”?
49、龙门石窟卢舍那大佛为何被传为武则天的化身?
50、恭城的武庙为什么和文庙建在同一座山上?

庙堂卷-中国文化中有关古代建筑的100个趣味问题 节选

紫禁城宫门上为何布满金钉呢?门钉数量为何在清代被写进了法律?
中国古代建筑中,大门之上往往有一排排的钉子,被称为门钉。北京故宫的宫门上,这些门钉尤为明显,远远望去,甚是威严,跟普通的大门明显不同,那么这些门钉究竟有什么作用呢?
有专家认为,门钉*早来自墨子理论中的“涿弋”,长二寸,见一寸,钉入门板大概一寸。这样的门钉主要是固定门板,使门更加牢固。同时,城门的门钉上还会被涂上耐火的泥巴,以防止敌人使用火攻。明代以前,门钉使用的数量无明文规定。到了明清时代,才把门钉数量和等级制度联系起来。门钉逐渐增加了新的用途——装饰性的等级标志。在等级森严的古代建筑中,门钉居然有了身份,成了等级象征。在皇家建筑中,每个门上的门钉数量都有严格的规定。
作为封建等级的象征,门钉登上了封建的典章制度。明太祖朱元璋曾经命令礼部的官员去考究门钉的历史,可是,经过礼部人员的研究,发现门钉其实没什么特殊的历史。于是朱元璋命令手下人制定了一系列的规定,并写进了法律:皇家宫殿是九行九列。《大明会典》还规定:“按祖训云:凡诸王宫室并依已定格式起盖,不许犯分。洪武四年定亲王府制,……四门,……正门以红漆金涂铜钉……”皇家宗族王府可以使用门钉,不违制度。而公侯府第则规定门用金漆及兽面摆锡环,一品、二品官门用绿油兽面摆锡环,三品至五品官门用黑油摆锡环,六品至九品官门只许用黑门铁环,公侯乃至九品官,皆不许使用门钉。这些制度在清代得以延续,并更加细致。
《大清会典》载:“宫殿门庑皆崇基,上覆黄琉璃,门设金钉。”“坛庙圆丘外内垣门四,皆朱扉金钉,纵横各九。”清代皇宫大门钉是纵九横九, 共八十一颗钉, 且用金钉,代表皇权至尊。《大清会典》还明文规定,皇帝之下的亲王府是“门钉纵九横七” 。世子府、郡王府是“压脊各减亲王七分之二( 即纵九横五) 。” 贝勒府、镇国公、辅国公是“公门铁钉纵横皆七。”虽然比郡王府的四十五个门钉还多四个,但是由金钉改为了铁钉。所以等级更低。公以下府第是“侯以下至男递减至五五,均以铁。”
紫禁城南门(即午门)、北门(即神武门)、西门(即西华门)都是九行九列门钉,但是东门(即东华门)却不是,它只有八行九列,为何此处用偶数(阴数)门钉而不用奇数(阳数)门钉呢?至今没有一个公认的说法。有些人认为与传说有关。据说,明朝末年,农民起义爆发,万历皇帝一筹莫展,派兵镇压都以失败告终。李自成的部队眼看就要打到京城了,作为一国之君,虽然国已破,但是皇帝的尊严不能丢啊,万历皇帝就在北京城被攻破之后,仓皇从东华门逃跑了,并自缢于煤山。清朝入关之后,统治者觉得东华门有如此经历,不是很吉利,于是决定此后皇帝的灵柩都由这个门抬出去,并把这个门上的门钉减去一排,变成了八行九列,这样就形成了如今东华门少一排门钉的格局了。
古时候,一看门上的门钉,就知道这家是什么等级。当然,现如今,门钉除了在一些古建筑上还使用外,现代建筑基本不用了。延伸阅读:看似平常的门环,居然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你相信吗?古代建筑的大门上都有一对门环,门环的下方则是一对 “辅首”,它兼有装饰和使用功能。辅首原本是门环的底座,后来把门环也叫做辅首了。据目前可见的记载,辅首至迟在汉代就已经使用,其历史*少也有两千年了。门环也同门钉一样,有着严格的等级要求,如果用错了,可能会有牢狱、甚至杀身之祸。老百姓家的辅首一般只用在主要的大门上,如宅院正门等,其造型也很简单,一般是圆形,材质也很普通,多为铁制或铜制。辅首的作用就是叩门用的,拿起门环,轻轻敲击底座,金属撞击声可以提醒主人家来客了。相比普通人家,皇家贵胄的大门上辅首就比较复杂了,除了门环增加花纹外,底座也多为传统的瑞兽,如虎、螭、龟等,材质一般要鎏金。这样做一是为了突出门第高贵,二是这些瑞兽有避邪功用。
……

庙堂卷-中国文化中有关古代建筑的100个趣味问题 相关资料

人们常说,知识就是力量。其实也可以说,知识就是趣味。得了知识,把自己变得强壮,固然好,可是人生活若无趣味,恐怕要更糟糕一点。
这本“知道吧”的小书,就是增广趣味的东西:涉及的内容,照学科术语说,是“文化史常识”,就是古老历史中人们衣食住行、吃喝拉撒等方面的掌故、趣闻。这方面汪汪如海,小书也只是攫取其中的一部分,计有服饰、饮食、建筑、交通等若千方面。其他方面,将来还会陆续写出。
——李山(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庙堂卷-中国文化中有关古代建筑的100个趣味问题 作者简介

孙德刚,四川省会理县人,西昌学院教授,主要从事民俗文化研究。先后主持和主研省厅级科研课题四项,曾获凉山州哲学社科科研成果奖。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