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体与常无

本体与常无

作者:林毅夫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2012-11

评分:9.0

ISBN:9787301214107

所属分类:行业好书

书刊介绍

作品目录

第二版序
总序
∎ 与林老师对话——论经济学方法
与林老师对话
加里•贝克尔教授对《本体与常无:经济学方法论对话》(英文版)的评论
林毅夫教授对加里•贝克尔教授评论的回复
∎ 学生的感悟
再读“与林老师对话”有感
回忆林老师教授我们经济学方法论的点点滴滴
漫谈学问之道
恩师的教诲 一生的坐标
研究中国问题的经济学是二流学术吗
本体与常无:与林老师世界银行谈话后的思考
经济学的传道者
经济学之道——从“刻舟求剑”谈起
∎ 附录:林毅夫教授经济学方法论选编
本土化、规范化、国际化——贺《经济研究》创刊40周年
经济学研究方法与中国经济学科发展
学问之道
自生能力、经济转型与新古典经济学的反思
中国经济学科发展的回顾与展望
自生能力问题与中国的改革和发展
· · · · · ·

精彩摘录

理论的提出是一个从“渐修”到“顿悟”,从“顿悟”再到“渐修”的过程。至于需要由多少的“渐修”才能产生“顿悟”的飞跃,可能因人而异。《中庸》里把“知”分为“生而知之、学而知之、困而知之”。“生而知之”的人不需要靠大量的数据收集、归纳的“渐修”,一见到现象就能够明心见性,直接产生这种认识的飞跃。我在芝加哥大学学习时,那里的训练特别强调对问题的直觉(intuition),直觉也就是从现象中直接认识背后的重要外生变量和因果关系的顿悟的能力,我有幸直接观察、学习那些知名教授怎样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在直接认识现象的能力上,也许我比你们“先知”,“先知觉后知”嘛!为什么要一而再、再而三地和各位谈方法论的问题?就是希望你们从“学而知之,困而知之”入手,逐渐培养“生而知之”的能力。《中庸》里又说“及其知之一也”,不管是通过什么方式得到的“知”,只要你“知”了以后,就能真正地做到“应用之妙,存乎一心”。

——引自章节:与林老师对话——论经济学方法


经济研究首要的着力点应该在于作好经济学和数学的基本训练,将各种基本训练作好,各种理论、文献尽量多学、多看一点,我想学生阶段相当大程度上应当是做这些工作。通过日积月累,就像朱熹在讲“格物致知”时谈到的“用力日久而一旦豁然贯通”,我希望你们有一天能够达到豁然贯通。要达到豁然贯通,必须在心里有一定的追求,要去了解经济学到底是什么,经济学所学为何,这些问题必须时常放在心里。如果内心没有这种追求,没有像孟子所说的“必有事焉”,不时常将这些问题萦绕在心里,就很可能难以有豁然贯通的一天。毕业后,应该在什么地方用功?一位好的经济学家,对于任何一个经济现象,应该有能力很快认识到谁是决策者,决策者的选择对象是什么,选择对象的特性是什么,几种选择之间的机会成本、相对效益等。所以,要成为一位好的经济学家,必须在认识各种社会、各种群体、各种选择对象的特性上多下工夫。比如说农业生产有不同于工业生产的特性,农业生产散布的空间大,受自然因素的影响较大,生产周期长,而工业生产是在工厂里,时间短,随时有产出。我们在读各种理论时要特别注意这些特性的描述,在日常生活工作中也要特别注意周遭的各种事物的特性。如果平常对各种条件、环境、选择对象的特性非常注意,在观察新的现象的时候,就可以从已知之理去推测未知之理,从已知的现象去推测未知的现象,这样就会比较容易构建一个可能能够解释现象的理论模型。一位好的经济学家必须具备四种能力和一种心态。这四种能力是指:第一,要知道经济学的本体是什么;第二,观察一个现象时,要有能力很快掌握住和这个现象相关的决策者是谁,以及决策者所面对的各种约束条件、各种选择的特性;第三,要有能力构建内部逻辑一致的理论模型,最好是简洁的数学模型;第四,要有用计量方法来检验理论模型的推论的能力。如果具备了以上四种能力,就可以写出很好的、可以解释经济现象的经济学论文,而且是可以推动社会进...

——引自章节:与林老师对话——论经济学方法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