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卒:1893—1941
字号:名赞堃,字地山,笔名落华生
籍贯:出生于台湾台南
职业:作家、文学家、教授
生平简介
1893年2月,许地山出生。
许地山的父亲许南英是一位富有爱国思想的知识分子,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许南英担任台湾筹防局统领,临危受命之下,凛然大义,率众反抗日寇侵略。台湾被占领后,许南英举家迁回大陆,彼时清政府不许内渡官员保持台湾籍贯,遂于福建龙溪落户。
三岁时,许地山随父漳州定居。四岁时入私塾读书。因其聪颖好学成绩优异,在漳州城内颇有“神童”美名。辛亥革命前夕,许地山的哥哥在新思潮的影响下加入了革命队伍中,许地山亦受其影响,剪掉了象征旧时代的辫子,与糟朽的清王朝决裂。
不多时,许地山家道中落,开始自谋生计。他在石码眉麓小学当过教员,也曾在省立第二师范学校任教。
1913年,许地山任教于缅甸仰光华侨创办的中华学校,任期两年。这两年的海外生活对许地山的影响颇大,他之后的许多作品都取材自这一时期。
1915年,许地山回国,在漳州华英中学担任教职。
1917年,许地山重新回到省立第二师范学校,並担任附小校长。同年,许地山考入燕京大学文学院,並于1920年毕业后留校。1922年,又获得了燕大宗教学院的学位。“五·四”运动期间,他与瞿秋白、郑振铎、耿济之等人在北京青年会图书馆编辑《新社会》旬刊,一起畅谈时政,寻求改造社会、振兴中华的良方。
1921年,许地山同沈雁冰(茅盾)、叶绍钧(叶圣陶)、郑振铎、周作人等发起成立了新文学运动中最早成立、影响和贡献最大的文学社团之一——文学研究会(1921—1932),其创办刊物《小说月报》影响甚广。
1922年8月,许地山与梁实秋、谢婉莹等人到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哲学系学习,1924年,获文学硕士学位,並进入美国牛津大学曼斯菲尔学院研究宗教史、人类学以及民俗学等,两年后获得研究院文学学士学位。又在回国途中,逗留在印度一段时间,研究梵文及佛学。
1921年到1922年间,许地山发表了一系列以宗教信仰来解决社会人生问题的小说:《命命鸟》、《商人妇》、《缀网劳蛛》。在那个需要大变动的时代,这些小说总体来说显得有些不合时宜,但它们独特的取材,奇特的想象,充满着浪漫气息,呈现出浓郁的南国风味和异域情调。
1927年回国后,许地山任燕京大学教授、《燕京学报》编委,并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兼课。在此期间,著有不少宗教方面的书籍,如《大藏经索引》、《道教思想与道教》、《中国道教史(上卷)》、《云笄七签校异》等,并开始编纂《道教辞典》。
1935年,许地山因与燕大教务长司徒雷登不合被解聘,之后辗转香港,在香港大学任教。香港任职期间,许地山热心提倡教育改革,建议创立香港中小学教师讨论会,改良中小学教学课程,出任多所中小学校董事。同时,他也积极投入到社会教育和文化活动中,相继发起成立了“香港新文学学会”、“中华文化协会”等组织,並兼任“广东丛书编印委员会”、“中国教育电影协会香港分会”常务理事。许地山对香港的教育、文化事业贡献良多,广受业界好评,曾被选为香港中英文化协会主席。
随着抗日战争规模的进一步扩大,许地山也走出学校,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中。他在香港等地的群众集会上发表演说,给流亡青年补习文化知识,在报刊上发表一些宣传抗战的杂文,如《七七感言》、《造成伟大民族底条件》等。
1938年,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在汉口成立,许地山选为理事之一。其时,流亡群体在香港成立“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香港会员通讯处”,许地山担任常务理事并负责总务工作。此间著有长篇论文《国粹与国学》,以及表达坚定的抗战意志和伟大的民族自尊心的小说作品《铁鱼的鳃》。
1941年,许地山终因劳累过渡心脏病发去逝,时年仅49岁。香港文化界近千名代表为其举行追悼活动,新加坡等地也举办隆重的集会,沉痛吊念这位具有伟大情怀的新文学运动先驱。
作品简介
许地山的一生的主要作品,大多都或隐或显地留下了宗教影响的痕迹。
短篇小说集《缀网劳蛛》(商务印书馆,1925年1月),收录了许地山在1921年至1924年间发表在《小说月报》上的11篇短篇小说。这些作品大多以闽粤一带以及近海的东南亚国家为背景,在历经艰难却始终坚忍的主人公身上寄托他的宗教情怀。
《命命鸟》是许地山的小说处女作,刊载于1921年1月的《小说月报》。
加陵和敏明是缅甸仰光市的一对信仰佛教的青年男女,恋爱受阻后,女主人公神游“极乐世界”,看到了命命鸟,感到其特别像自己与加陵。 “命命鸟”是佛经里所说的一种鸟,又称为“生生鸟”或者“共命鸟”。一身两头,有相依为命的含义。敏明在神游过程中见到了人世间的种种虚情假意,因而大彻大悟。醒来后两人共赴绿绮湖殉情。小说揭露封建婚姻制度的罪恶,宣扬人生是苦,涅槃最乐的宗教精神。
随后发表的《商人妇》也是富有宗教气息的故事。
十年前,闽南女子惜官变卖家当首饰送赌博破产的丈夫去南洋谋生,十年后惜官出赴南洋寻夫,却被骗卖印度商人,辗转逃出后漂泊异乡。最终,她接受了伊斯兰教。她这样说:“人间一切的事情本来没有什么苦乐的分别:你造作时是苦,希望时是乐;临事时是苦,回想时是乐。我换句话说:眼前所遇的都是困苦;过去、未来的回想和希望都是快乐。……我自己回想起来,久别、被卖,逃亡等事情都有快乐在内。”
《缀网劳蛛》是许地山最富盛名的一部小说。
主人公尚洁是一个信奉基督教的女子。丈夫长孙可望误信流言,怀疑尚洁有外遇,用刀刺伤了她,并遗弃了她。尚洁对此并不感到十分痛苦。她认为命运的偃蹇和亨通,对于生活并没有多大影响,犹如被虫子蛀伤的花朵,剩下的部分仍可以开得很好看。蜘蛛网破后就再织一个。后来她的丈夫也受到基督教的感化而觉悟,接回了尚洁,并为赎罪而离开了家庭。
《空山灵雨》(商务印书馆,1925年6月),是许地山唯一的一部散文集,一是中国现代小品散文中最早结集的一部作品。其中收录了44篇散文小品,包括后来编入小学课本中的《落花生》,大约有一半的作品都是阐述人生哲理的寓言体散文,类似的作品还有《禅》、《海》等。同时,也收录了一些写景的散文,如《春底原野》,以及一些针砭时弊的作品,如《“小俄罗斯”底兵》、《公理战胜》等。
随着时代的前进,许地山的思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飘忽不定的玄想中回落到现实世界。20年代末以后所写的小说,保持着清新的格调,但已转向对群众切实的描写和对黑暗现实的批判,写得苍劲而坚实。
小说集《危巢坠简》(商务印书馆,1947年4月),收录了许地山1928年之后的作品。
小说《春桃》(1934)是最能反映这一时期特征的作品。主人公春桃在新婚之夜遭逢兵乱,与丈夫李茂走散。在战乱的年代里她历尽艰辛,只身来到北京以拾荒为生,后与情意相投的刘向高一起生活。多年后,春桃在路上遇到了业已残疾的李茂,将其接回家中。两个男人因世俗思想束缚,一个要离家出走,一个要上吊自杀。春桃却做出了大胆的决定:“三人开公司”,分工合作,相依为命。小说以惊世骇俗之笔写出了乱离人之间的相濡以沫、自救与互救。在这里,春桃并非是伦理纲常的反叛者,她选择的这种“一妻二夫”的方式,更多的是出于道义,甚至宗教的慈悲情怀。所以说,这一时期他的作品“主人公不再进教堂,不再布道,可他们一举一动都合乎教义。宗教由外在的宣扬变为内在的情感体验,並通过行动自发地表现出来”(陈平原:《论苏曼殊许地山小说的宗教色彩》)。
主要作品
语言文字著作
《语体文法大纲》
小说集
《缀网劳蛛》
《商人妇》
《换巢鸾凤》
《解放者》
《春桃》
《萤灯》
《危巢坠简》
《落花生创作选》
《杂感集 》
《许地山选集》
《许地山文集》
散文集
《落花生》
《空山灵雨》
《无法投递之邮件》
论著
《印度文学》
《道教史》
《扶箕迷信的研究》
《许地山语文论集》
《国粹与国学》
编纂
《佛藏子目引得》
《达衷集》
翻译书目
《孟加拉民间故事》
《二十夜间》
《大阳底下降》
生平简介 幼承庭训 汤用彤,字锡予,祖籍湖北黄梅,其父汤霖,字雨三,光绪十六年(1890年)进士。光绪二十三年,即1897年,戊戌变法的前一年署甘肃渭源,任上颇...
冯友兰,字芝生,河南南阳唐河人,著名哲学家,1924年获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历任中州大学(现在的河南大学)、广东大学、燕京大学教授、清华大学文学院院长兼哲学系...
康有为(1858~1927),清末资产阶级改良派领袖,后为保皇派首领。又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广东南海人。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进士。 初年从简凤仪受传统...
熊十力(1885—1968)著名哲学家,新儒家开山祖师,国学大师。原名继智、升恒、定中,号子真、逸翁,晚年号漆园老人,汉族。清光绪十一年农历正月初四日(1885...
生平简介蔡元培(1868-1940),字鹤卿,号孑民,浙江绍兴人。清光绪进士,翰林院编修。早年曾任绍兴中西学堂监督,一九○二年与章太炎发起中国教育会,创办爱国学...
生平简介 1893年农历3月23日(阳历5月8日)出生于江苏省苏州市一书香世家,据顾颉刚先生自述: 我出生时祖父为我算命,命里缺土缺金,我的排行是“诵”字,因此...
牟宗三是被人称之为最具“原创性”的“智者型”哲学家,是当代港台新儒家中的重镇。牟宗三的思想受熊十力的影响很大,他不仅继承而且发展了熊十力的哲学思想。牟宗三较多地...
人物生平 1896年12月7日,郁达夫出生于浙江省富阳市满州弄(现更名达夫弄)的知识分子家庭。 1899年,郁达夫的父亲去世,家庭陷入了窘迫的境地。 1903年...
高亨,初名仙翘,字晋生,吉林双阳县人,当代著名古文字学家、训诂学家和先秦文化史研究专家。1900年农历七月初四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1910年春,入私塾读书...
人物简介 林纾,原名群玉、秉辉,字琴南,号畏庐,福建闽县(今福州市)人。 别署冷红生,学界称其为闽侯先生。晚称蠡叟、践卓翁、六桥补柳翁、长安卖画翁、春觉斋主人。...
人物简介 孙诒让(1848年9月16日—1908),清末经学家,被誉为有清三百年朴学之殿。幼名效洙,又名德涵,字仲颂(一作冲容),别号籀庼,浙江瑞安人。同治六年...
生平简介 余嘉锡(1884-1955),字季豫,湖南常德人,出生于仕宦之家。父亲嵩庆公,字子激,清光绪二年(1876年)进士及第,曾任河南商邱县令。余先生八岁读...
生平简介 章太炎于1869年1月12日出生于浙江杭州府余杭县东乡仓前镇一个末落的书香门第。初名学乘,后改名炳麟,字枚叔,号太炎。早年又号“膏兰室主人”、“刘子骏...
张伯苓(1876年4月5日~1951年2月23日),生于天津,是中国著名教育家、中国奥运先驱。他一生致力于教育救国,创立天津南开大学,为中华民族的振兴作出了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