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年:1934年7月
籍贯:浙江余姚
职务:复旦大学首席教授,中国宋代文学学会会长
专长:唐宋文学
生平简介
王水照,浙江余姚人,1934年7月生,1960年秋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后入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今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工作。1978年春,调入本校(指复旦大学——编者注)中文系任教。现为系学术委员会委员、古典文学教研室主任,并担任上海古典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丘海诗词学会理事全国苏轼研究学会副会长等职。
三十多年来,王教授在古典文学研究领域中辛勤耕耘,发表了大量学术论文,出版了《宋代散文选注》、《苏轼传》、《苏轼选集》、《唐宋文学论集》等专着及《苏轼其人和文学》日译本等,他还是文学研究所编着的《中国文学史》、《唐诗选》两书的主要执笔人之一。他专攻唐宋文学,尤精于唐宋诗词、散文和苏轼的研究,建树甚多,并形成了自己好学深思、辨疑祛难的治学风格。王教授注意研究课题的学术意义和价值,尽可能选择学术界关注的重大问题或难点,在掌握充分材料的基础上,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他在六十年代初期关于杜甫研究的评论、七十年代后期关于唐诗繁荣原因的探讨,由于见解独到新颖、议论深刻精辟,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他在八十年代发表的《评苏轼的政治态度和政治诗》一文,是拨乱反正后学术界最早为苏轼正名的文章,曾获上海市社会科学优秀论文奖。
在研究中,王教授还注重新领域的开拓和研究角度的多样化。他是国内较早致力于宋代散文研究的学者,曾发表系列论文十多篇。在词学研究方面,他的近作《从苏轼、秦观词看词与诗的分合趋向》等文,尝试用比较方法或历史溯源方法来研究一些词学现象,曾获中国秦观学会优秀论文奖。近年来,他很重视宋代文学和宋人心态的综合研究,视野更加开阔,议论更趋恢宏。
王教授的研究,扎根于坚实的实证基础之上,他努力于新材料的发现、整理和考订。1984年出版的《苏轼选集》一书就是一部资料丰富、工力扎实、学术性极强的选本,被学术界誉为“古代作家选本中少见的杰构。”
王水照教授在致力于中国古代文学的研究和教学的同时,近年来还积极从事中外学术交流。除指导国内唐宋文学专业研究生外,他还先后指导过日本等国高级进修生。1984年秋,王教授应日本东京大学文学部之聘,去该校讲学一年半。在日期间,他与海外学者切磋交流,发表学术论文和讲演,并努力搜寻国内所佚而存于彼邦的资料及其它典籍。东瀛归来后,他主持编译了《日本学者中国词学论文集》和《日本文话三种》两书,整理编辑了《宋人所撰三苏年谱汇刊》《王荆文公诗李壁注》(朝鲜活字本)和《校补足本施顾注东坡先生诗》三书,交出版社陆续出版。在学术领域里,王水照教授从不满足,仍孜孜屹屹,潜心学海。1988年他被英国剑桥世界传记中心列入《世界名人录》。
(参见高克勤《博士生导师王水照教授》)
学术创获
苏轼研究
这是王先生最引人注目的一个领域,美国汉学家艾朗诺教授的苏轼研究专著就多次称引王先生的研究成果。早在北大55级编写“红皮”《中国文学史》时,王先生便是修订版《苏轼》一章的执笔人。虽然受制于当时“左”的社会思潮,他还是明确地肯定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后来文学研究所编写的文学史,其《苏轼》一章也是他写的。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苏轼研究的这个开端在1966年以后即被中断。
重新进行苏轼研究已到了1978年,王先生在当年《文学评论》上发表了《评苏轼的政治态度和政治诗》一文。这是第一篇针对“文革”中“评儒批法”运动对苏轼“投机派”、“两面派”的指控而为苏轼辩诬“正名”的文章。这一论辩实已超出单纯学术研究的范围,但又为此后自由探讨苏轼的历史真面目创造了必要的前提。然而,苏轼毕竟主要是一位文学家,而不是政治家,因此,苏轼研究的重点应当落在对于他的文学作品的探讨上,根据这种理解,王先生写了一些有关苏轼文学创作的论文,如《论苏轼创作的发展阶段》、《生活的真实与艺术的真实——从苏轼<惠崇春江晓景>谈起》等。同时编选了《苏轼选集》一书。此书选录苏轼诗词文300多篇,分体编年,“注释”中注意把前人的歧见加以归纳整理,断以己意;又设“集评”,努力做到“详而不芜,博而得要”;对一些历来聚讼不明的问题以及有利于理解苏轼作品的相关材料,另立“附录”。是书被誉为古代作家选本中少见的杰构,曾获全国首届古籍整理图书奖。钱钟书先生高度赞扬此书,谓之“卓然优入著作之林,成一家之学”。
事实上,苏轼的意义和价值并不仅仅限于文学领域,他的人生思想和生活态度成为后世文人竞相仿效的一种典型。基于这种认识,王先生把更多的精力投入这方面的探讨。如在《文学遗产》上先后发表的《苏轼的人生思考和文化性格》、《苏、辛退居时期心态平议》等文。前者揭示了苏轼的人生思想对中国文化的深刻影响,通过“出处”、“生死”两大人生课题,对苏轼一生于大起大落、几起几落之中的思绪变化,儒、释、道思想的消长起伏,作了精细的剖析,并进而分析了苏轼以狂、旷、谐、适为中心的完整性格系统,认为涵泳着这种人生思考和文化性格的文艺创造,才是苏轼留给后世最珍贵的遗产。此文在苏轼研究学会第五次研讨会上宣读后,当即引起与会者高度的重视和热烈的讨论»。王先生概括出的“文化性格”一词,此后也被广泛运用。此文曾被日本《橄榄》杂志全文译载。并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从作为政治家的苏轼,到作为文学家的苏轼,再到作为文化型范的苏轼,王先生的治苏过程大致如此。这个过程也反映出国内苏轼研究的发展走向,先生的研究与之同步。有关苏轼的论文集《苏轼论稿》(收文16篇)已在台湾出版,其增订本《苏轼研究》(收文24篇)也已由河北教育出版社印行。此书曾获教育部第二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著作二等奖)和首届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优秀成果奖(著作类三等奖)。
散文研究
王先生在“文革”前发表的《宋代散文的风格》、《宋代散文的技巧和样式的发展》等文把“平易自然、流畅婉转”确认为宋代散文“稳定而成熟”的风格,此后被广泛引用;在王先生以后的著述中,又谓之“群体风格”。1978年后,他对宋代散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北宋六大家,即欧阳修、王安石、曾巩和三苏,还编选了《唐宋散文精选》(此书获第三届全国古籍整理图书奖)等七八种散文选本,系统地研究宋代散文。王先生指出,应当重新认识中国古代散文的“杂文学”性质,不宜把古代散文的文学性、艺术性理解得太窄。比如北宋六大家中的曾巩,自“五四”以来一直受冷落,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现代人按照现代文学散文概念观照的结果。如果认真清理和总结我国古典散文的理论成果和写作经验,探明我国散文已经历史地形成的独特概念系统,那些在现代文学分类中不属于文学性散文的说理文,事实上却是中国古代散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有鉴于此,王先生在《曾巩散文及其评价问题》中详细讨论了曾巩在各种文体上的创作成就,并分析了“敛气”、“蓄势”、“文眼”、“绾联”等写作技巧,揭示其中所蕴涵的审美因素,被誉为“目前研究曾文的一篇力作”。应当指出,在中国古代各种文体类型中,人们对于诗、词、戏曲、小说等的批评都已基本形成一套较为稳定的术语,而且诗话、词话、戏曲、小说理论批评资料也已基本得到清理,相对说来,“文”的批评术语和批评模式尚未科学建构,遑论熟练运用。王先生认为,今天有必要从美感角度去界定古代散文,而这又首先要对前人已有的批评范畴和术语加以系统梳理,于是全面地辑录和清理古代的“文话”便势在必行。王先生几年来一直在孜孜不倦地从事这项工作,终于编成了卷帙浩繁的《历代文话》。此书收录我国古代文章学专书、专卷共142种,约500万字,将为中国古代文学史、文学批评史、修辞学史、语言学史等研究提供重要的基础性文献资料,可望近期出版。
王先生对宋代散文的研究注意将总体把握与个案分析结合起来,在梳理历史脉络的同时,也注意澄清一些似是而非的问题如《欧阳修学古文于尹洙辨》一文,以充分的材料辨明所谓欧氏向尹洙学习古文的真相,弄清北宋前期古文家的分流以及欧氏的抉择取舍,更深入地揭示出宋代散文“群体风格”形成的曲折过程及其丰富内涵。
宋词研究
王先生重点围绕苏辛词派和“苏门”词人展开研究。较有影响的论文,一是《苏轼豪放词的涵义和评价问题》,对词学研究中“豪放”“婉约”之争的历史公案,此文跳出以往仅从艺术风格着眼的格套,改从清理这一对概念的历史来由及其涵义的嬗变过程入手,经过周密论证指出,豪放、婉约两派,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文学流派,也不是对艺术风格的单纯分类,更不是对具体作家或作品的逐一鉴定,而是指宋词在内容题材、手法风格特别是形体声律方面的两大基本倾向,对传统词风或维护或革新的两种不同趋势。所以,应从词的源流正变上来把握这一对概念的实质,从而认识苏词的革新意义,此文为解决这一长期的学术纷争提供了新的思路或切入口,因而荣获夏承焘词学奖(论文一等奖)。二是《从苏轼、秦观词看词与诗的分合趋向》,通过苏、秦词的比勘,揭示出宋代诗词的分合趋势。文章在对照比勘的方法运用上别具手眼,获得中国秦观学会优秀论文奖。三是《论秦观<千秋岁>及苏轼等和韵词》通过一组和词的分析,认为苏轼、黄庭坚、秦观等元党人对贬窜岭南等地各具三种不同的心态,而这三种对逆境的不同心理反映,大致能概括旧时遭受贬谪的士大夫的一般类型。此文以小见大,受到学术界重视。
专题性的综合研究
王先生近几年的主要工作有两项,一是北宋文人集团研究,一是主编《宋代文学通论》一书。前者着重研究北宋的三大文人集团:以钱惟演为中心的洛阳幕府集团、以欧阳修为盟主的嘉举子集团、以苏轼为领袖的元“学士”集团。已发表的主要论文如《北宋的文学结盟与尚“统”的社会思潮》、《北宋洛阳文人集团与地域环境的关系》、《北宋洛阳文人集团与宋诗新貌的孕育》、《嘉二年贡举事件的文学史意义》、《“苏门”的形成与人才网络的特点》等,引起学术界广泛关注,“文人集团”这个视角已被众多研究者使用。在这项研究中,王先生试图在详细描述这三大集团的师承、交游、创作等情况的基础上,着重阐明文学主盟思潮的成熟及其文化背景,三大集团的成因、属性和特点,它们对北宋文学思潮、文学运动、诗文词创作发展的关系,群体形式对各自成员的心态和创作所产生的交融、竞争等多种机制,从而揭示出北宋文学的真实可感的历史内容,从文学群体的特定视角对北宋文学中的一些重大问题作出阐述和回答,探讨某些文学规律、经验和教训。
《宋代文学通论》一书以专题的方式组织整体框架,全面系统地论述了两宋文学的概貌、特点、发展进程、历史地位和影响。此书有别于通常的“以时代为序,以作家为中心”的教科书体例,而且开辟了许多新思路。兹举王先生单独发表的三篇论文作一说明。《“祖宗家法”的“近代”指向与文学中的淑世精神》是学术界从“宋型文化”的角度探讨宋代文学的较早论文。在吸收“唐型文化”和“宋型文化”对举区界说的基础上,王先生进一步指出,“唐代的‘安史之乱’,不仅是唐王朝由盛世逐渐走向衰微的转折点,也是中国封建社会逐渐由前期转向后期的起点,而从文化上看,唐朝代表了中国封建文化的上升期,宋朝则是由中唐逐渐发展起来的新型文化的定型期、成熟期。因此,类型的划分比单纯的朝代划分,更具有文化史上的意义和价值。”在《情理·源流·对外文化关系》中,王先生再次探讨了宋型文化与宋代文学的关系,透过宋人“天人之际”的睿智思考考察宋代文学的重理节情,从宋人文化整合的恢弘气魄评价宋代文学的盛极而变,皆能新人耳目。《文体丕变与宋代文学新貌》一文,考察了“一代有一代之文学”说的来由,从“雅、俗之辨”、“尊体与破体”等角度观察宋代诗、词、文、小说、戏曲五大文体的时代特征及其嬗变,皆富于启发性。在评价把宋词当作宋代文学的代表这一流行观点时,王先生在多方考察后指出,这种观点只有在下述意义上是正确的:“即从中国文学诸文体发展的角度来看,作为词体文学,宋代无疑已臻顶峰。元、明两代固无更多名家名作可以称述,清代的词学中兴,成就不应低估,但清词之于宋词,略与宋诗之于唐诗相埒,总落第二位。宋词以我国词体文学之冠的资格,凭借这一文体的全部创造性与开拓性,为宋代文学争得与前代并驾齐驱的历史地位。在这一意义上,它与楚骚、汉赋、六朝骈文、唐诗、元曲并列才是当之无愧的。若认为宋词的成就超过同时代的宋诗、宋文,则就不很确当。”王先生对宋型文化及其与宋代文学的关系的论述已得到广泛认同,成为学术界进一步研究的起点。
2000年5月,60多万字的《王水照自选集》甫一出版即广受学界注意。十多年前,中文系著名的学术前辈朱东润先生对王先生的学术论著作过简要而精当的评价,曰:“语无支蔓,体亦纯洁,百尺竿头,不作第二人想。”今天,读过此自选集的人仍深有同感。
(参见李贵《王水照先生与宋代文化研究》)
个人著述
专著
1、《唐宋文学论集》,齐鲁书社,1984年7月。
2、《苏轼选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2月。
3、《苏轼えの人と文学》,日本东京日中出版社,1986年6月。
4、《宋人所撰三苏年谱汇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报11月。
5、《唐宋散文精选》,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报2月。
6、《苏轼论稿》,台湾万卷楼图书有限公司,1994年12月。
7、《苏轼及其作品》,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6月。
8、《宋代文学通论》,河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6月。
9、《半肖居笔记》,东方出版中心,1998年4月。
10、《苏轼研究》,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5月。
11、《王水照自选集》,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5月。
13、《中国文豪苏东坡》,韩国汉城月印出版社,2001年4月。
18、《鳞爪文集》,陕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3月。
19、《南宋文学史》,人民出版社,2009年12月。
合著
1、《苏轼传:智者在苦难中的超越》,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1月。
2、《苏轼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9月。
3、《苏轼诗词文选评》,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10月。
4、《欧阳修传:达者在纷争中的坚持》,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1月。
5、《当代名家学术思想文库(王水照卷)》,万卷出版公司,2011年1月。
主编
1、《传世藏书·集库》,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1997年。(负责《全唐文》六册、《王维集、李白集、杜甫集、韩愈集、白居易集》二册的标点整理工作,总字数达1545万字。)
2、《古代十大诗歌流派》(主编),湖南文艺出版社,1997年7月版,全四册。
3、《中国历代古文精选》(主编),东方出版中心,1997年7月版,全二册。
4、《首届宋代文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6月。
5、《新宋学》(第一辑),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年10月。
6、《新宋学》(第二辑),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11月。
7、《历代文话》(全十册),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11月。
8、《中国古代文章学的成立与展开》,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3月。
译著
1、《日本学者中国词学论文集》(合着),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5月。
2、《日本学者中国文章学论着选》(合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8月。
论文
1、《<钱锺书手稿集·容安馆札记>与南宋诗歌发展观》,《文学评论》,2012年01月。
2、《王应麟的“词科”情结与<辞学指南>的双重意义》,《社会科学战线》,2012年01月。
3、《三个遮蔽:中国古代文章学遭遇“五四”》,《文学评论》,2010年07月。
4、《杨万里的当下意义和宋代文学研究》,《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月。
5、《宋代文学研究的前沿问题》,《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月。
6、《南宋文学的时代特点与历史定位》,《文学遗产》,2010年01月。
7、《当古代文章学遭遇“五四”》,《社会科学报》,2009年05月。
8、《宋代:中国文章学的成立》,《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月。
9、《文话:古代文学批评的重要学术资源(英文)》,《中国高等学校学术文摘》(文学研究)(英文版),2008年09月。
10、《况周颐与王国维:不同的审美范式》,《文学遗产》,2008年03月。
11、《国人自撰中国文学史“第一部”之争及其学术史启示》,《中国文化》,2008年03月。
12、《欧阳修所作范<碑>尹<志>被拒之因发覆》,《江西社会科学》,2007年09月。
13、《陆游的诗歌观——钱锺书论陆游之二》,《中国韵文学刊》,2007年09月。
14、《作品、产品与商品——古代文学作品商品化的一点考察》,《文学遗产》,2007年05月。
15、《<全宋文>五人谈》,《文学遗产》,2007年03月。
16、《三副笔墨铸诗魂》,《文汇报》,2006年12月。
17、《<正气歌>所本与<宋诗选注>“钱氏手校增注本”》,《文学遗产》,2006年07月。
18、《学科意识的自觉与学科建立的条件》,《文艺报》,2006年07月。
19、《论黄庭坚诗学思想和书法理论的互通与互补》,《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月。
20、《陆游诗歌取径探源——钱锺书论陆游之一》,《中国韵文学刊》,2006年03月。
21、《重提“内藤命题”》,《文学遗产》,2006年03月。
22、《文话:古代文学批评的重要学术资源》,《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7月。
23、《<宋诗选注>删落左纬之因及其它——初读<钱锺书手稿集>》,《文学遗产》,2005年05月。
24、《永远的<唐诗三百首>》,《中国韵文学刊》,2005年03月。
25、《论文摘要:<容安馆札记>论宋诗初学记》,《中国文学年鉴》,2005年01月。
26、《读周裕锴<中国古代阐释学研究>》,《文学评论》,2004年11月。
27、《<屈骚与宋代爱国文学>序》,《中国文学研究》,2003年09月。
28、《<唐诗选>编注工作的回顾》,《中华读书报》,2003年09月。
29、《钱钟书先生与宋诗研究》,《文汇报》,2002年04月。
30、《<苏轼研究史>序》,《中华文化论坛》,2002年01月。
31、《陈寅恪先生的宋代观》,《中国文化》,2001年12月。
32、《从道教文化角度观照唐传奇——评徐翠先<唐传奇与道教文化>》,《晋阳学刊》,2000年09月。
33、《走近“苏海”──苏轼研究的几点反思》,《文学评论》,1999年05月。
34、《论文摘要:情理·源流·对外文化关系——宋型文化与宋代文学之再研究》,《宋代文学研究年鉴》,1999年01月。
35、《苏轼作品初传日本考略》,《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4月。
36、《<宋词艺术技巧辞典>序》,《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11月。
37、《朱东润先生的学术精神和学术成就》,《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3月。
38、《文体丕变与宋代文学新貌》,《中国文学研究》,1996年10月。
39、《论洛蜀党争的性质和意义》,《河北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01月。
40、《北宋洛阳文人集团与地域环境的关系》,《文学遗产》,1994年05月。
41、《中国第七届苏轼学术讨论会综述》,《齐鲁学刊》,1993年03月。
42、《论北宋使辽诗的两个问题》,《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07月。
43、《记日本蓬左文库所藏<王荆文公诗李壁注>》,《文献》,1992年04月。
44、《欧阳修散文创作的发展道路》,《社会科学战线》,1991年03月。
45、《曾巩的历史命运——代序》,《抚州师专学报》,1988年12月。
46、《日本的中国词学研究述评》,《学术月刊》,1988年11月。
47、《从苏轼、秦观词看词与诗的分合趋向——兼论苏词革新和传统的关系》,《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年01月。
48、《论苏轼散文的艺术美》,《社会科学战线》,1985年06月。
49、《苏轼的书简<与鲜于子骏>和<江城子·密州出猎>》,《学术月刊》,1984年05月。
50、《曾巩及其散文的评价问题》,《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年04月。
51、《论苏轼创作的发展阶段》,《社会科学战线》,1984年03月。
52、《宋代文学:曾巩及其散文的评价问题》,《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年鉴》,1984年01月。
53、《宋代文学:论苏轼创作的发展阶段》,《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年鉴》,1984年01月。
54、《宋代文学:苏轼豪放词派的涵义和评价问题》,《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年鉴》,1984年01月。
55、《关于苏轼<与滕达道书>的系年和主旨问题》,《文学评论》,1981年03月。
56、《评苏轼的政治态度和政治诗》,《文学评论》,1978年06月。
57、《唐诗发展的几个问题》,《文学评论》,1978年03月。
58、《关于杜甫诗歌艺术特色的一些评论》,《文史哲》,1964年03月。
59、《学习毛主席诗词》,《文学评论》,1964年03月。
金惟纯,祖籍浙江温州永嘉县,出生于中国台湾高雄,早年担任中国台湾《中国时报》主笔,被李敖誉为“中国台湾新闻界第一大才子”,马英九先生称为值得相交的好友。后金惟纯...
邓小军,1951年生于成都。1982年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学士学位;1985年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中文系毕,获文学硕士学位;1990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
生平简介 郭齐勇,男,汉族,1947年10月生,湖北武汉人。1966年高中毕业后当过知青与工人.1978 年考入武汉大学哲学系。1981 年考上硕士研究生,师从...
沈伯俊,1946年4月生于重庆,原籍安徽庐江。1970年毕业于四川大学外文系。1980年参加中国社会科学院招收研究人员考试,以四川省文学专业第一名的成绩,被录取...
陈惠琴,女,1957年5月生。1977 年考入福建师范大学中文系学习;1980年到泉州师范学院中文系任教;1987年考入福建师范大学中文系攻读硕士学位;1990...
生平简历 1924年6月20日,卞孝萱生于扬州没落的书香门第。出生不到两个月,父亲去世,寡母与卞孝萱相依为命。不识字的母亲每天先向邻人学会几个字,然后回家教卞孝...
霍松林,1921年9月生,甘肃天水人。幼承家学,1944年,以优异成绩考取重庆中央大学(后迁至南京),攻读中国文学专业。有幸接受了胡小石、朱东润、罗根泽、汪辟疆...
生平简介 赵敏俐,男,1954年生,汉族,内蒙赤峰人,文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1978年3月考入沈阳师范学院中文系本科,1982年1月毕业,获文学学士学位;...
生平简介 何兹全,1911年9月7日生,山东菏泽人。1935年在北平大学史学系毕业后,去日本留学,翌年因病回国。1939-1940年接受中英庚款董事会的专款资助...
傅璇琮,1933年生,浙江宁波人。195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留校任助教。1958年调至商务印书馆,度过了几个月的悠闲清静的“就着斜阳余晖,手执一卷白天尚未...
刘润,国内著名商业咨询顾问,出生于江苏南京,毕业于南京大学,复旦MBA。润米咨询创始人,线上音频课程《刘润·5分钟商学院》主理人 ,前微软战略合作总监,曾任海尔...
郭建勋,男,汉族,1954年6月出生,湖南涟源人。中学毕业后曾当过工人、中学教师。1983年7月毕业于湖南师范学院娄底分院中文系。1988年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中...
彭明,1924年12月生,河南夏邑人。1945年12月,入华北联合大学教育学院史地系学习。1947、1948年在华北联合大学和华北大学先后师从胡华与范文澜先生攻...
郭英德,1954年10月10日出生,福建晋江人。1978年9月考入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1982年7月毕业,获学士学位;同年考取北师大中国古代文学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