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代:春秋
官职:乐师
简评:大音乐家
云“昔殷纣使师延作靡靡之乐”以下,皆《史记·乐书》之文也。言卫灵公之时,将之晋,至於濮水之上,舍,夜半之时,闻鼓琴之声,问左右,皆对曰:“不闻。”乃召师涓,听而写之。明日即去,乃至晋国,见平公,平公享之时,闻鼓琴之声,问左右,皆对曰:“不闻。”乃召师涓,听而写之。明日即去,乃至晋国,见平公,平公享之。灵公曰:“今者来闻新声,请奏之。”平公曰:“可。”即命师涓坐师旷之旁,援琴鼓之。未终,而师旷抚而止之曰:“此亡国之声也,不可遂。”平公曰:“何?”师旷曰:“昔师延所作也,与纣为靡靡之乐。武王代纣,师延东走,自 …
——摘自“国学宝典”郑玄注、孔颖达疏《礼记正义》卷三十七·乐记第十九/阮元校刻本
师涓(生卒年待考),我国春秋时期卫国著名音乐家,活动于卫灵公(前534-前492年)在位期间,以善弹琴而著称,并善于搜集和弹奏民间乐曲。
师涓是一个能写列代乐谱、善造新曲以取代古声的大音乐家,曾创作了大量的新曲,有四时之乐,如表现春天的《离鸿》、《应苹》,表现夏天的《明晨》、《焦泉》、《朱华》、《流金》,表现秋天的《商飙》、《白云》、《落叶》,表现冬天的《凝河》、《流阴》,《沉云》等。这些歌曲和乐曲风格新颖,曲调轻快活泼或细腻深沉,脱离了雅颂的老框框,当时的群众听了都很喜爱。
师涓以弹琴著称,记忆超群,听力非凡,曲过耳而不忘。《韩非子·十过》记述他随卫灵公赴晋的故事:途中宿濮水之上,灵公夜半闻鼓新声者,以为是鬼神,就命师涓记写下来,师涓同样也被此曲所动,便“端坐援琴,听而写之”,第二天又呆了一晚,师涓一夜未睡,边听边练习此曲,待天刚明,便演奏给卫灵公听,灵公听到正和前晚听到的一模一样。至晋,师涓为晋平公援琴鼓此曲,未终,晋国乐师旷止之,说是商封的“靡靡之乐”,并说“闻此声者其国必削”,因纬不可弹。
师涓的音感特别好,曾帮助晋平公校验所铸造的编钟,晋国铸大钟时,晋国乐师师旷说钟音不准,晋平公不以为然,后请师涓证实确实如此。
师涓隐迹
一次,卫灵公去晋国参加一项大工程的落成典礼,去时特意带去乐师师涓,准备到时奏乐祝贺。灵公、师涓一行,路经濮水,并住宿于此。夜间听到远处传来歌声、乐声、蹋脚声、叫声、笑声—–,原来这里的群众按照习俗,在月光下举行一种祭祀活动,男男女女要临水沐浴,以洗去不洁,祓除不祥。青年们则借此活动,嬉戏打闹,谈情说爱,又是唱歌,又是跳舞,煞是热闹。
师涓为了向濮水人学习更多民歌,又多住了几日,又是记录,又是学唱,终于学会很多当地民歌,满意的离开濮水,来到晋国。晋国举行了盛大仪式欢迎卫国的贵宾,宾主都浸沉在欢乐的气氛中。当酒意正浓时,卫陵公让师涓把在途中收集到的民歌唱给晋国君臣们听。师涓边弹琴边唱,时缓时急,时高昂,时低沉,时跳跃,时优美,妙趣横生。可就在这时晋国乐师师旷却急忙近前制止,说道:“涓兄所唱歌曲,定是从濮水学来,此乃师延为纣王所作,纣王当年曾迷恋这些歌曲,七十万大军被打得七零八落,土崩瓦解,最后自焚而死.师延也觉性命难保,投濮水而亡.今天涓兄又将这些亡国之音唱给我国君主听,实在荒唐之至.”师涓不以为然地说:“此言差矣,请问师延所作歌曲又是根据什么写成的?他也是从民间收集来的,也是表达人民群众的感情的.至于纣王的灭亡跟这些歌曲并没直接关系,那是因为他荒淫无度,横征暴敛,滥施极刑,不听忠言,大失军心、民心的结果.旷兄,我说得对吗?”
师旷仔细一想,也觉师涓说的有道理,已经被师涓的言论征服,忙向师涓致谦说:“刚才师旷无礼,请师涓兄原谅!你所唱濮水歌曲确实流传民间多年,今天你把它记录下来,实乃一大功绩,敬佩!敬佩!”
卫国国君也是一个音乐爱好者,师涓每有新作,一定先来宫内演唱(奏)给灵公听。遇有灵公特别感兴趣的作品,甚至可以连续演唱、演奏几天。结束时灵公总是热情赞扬,并给以优厚奖励。这样一来却引起大臣遽伯玉的妒忌。一日,遽伯玉上奏卫灵公,说什么师捐献给君王的音乐都是一些淫乱弥漫之音,邪恶放纵之调,他不歌颂君王的文治武功,反而唱一些民间百姓庸俗之事。还说师涓所造新乐破坏了古乐”雅”、”颂”的雍庸和鸣、修身养性,如继续演奏下去必然官序贵贱不能各得其宜,长幼尊卑不能备安其位,建议君王立即废止。卫灵公听得有些心烦,当即驳斥道:遽爱卿,你不觉得说得有些过分吗?师涓所造新乐立意新颖,曲调活泼,节拍变化有序,孤王听了快意油然而生,众卿听了神采奕奕,这样的音乐有什么不好?遽伯玉听了这一番训斥,心里十分窝火,但又不敢向国王发泄,只好无可奈何的吞下。
有一天,遽伯玉为了发泄怒火,带领一些士兵来到师涓住处,对师涓说:“你可知罪?”师涓不解地问道:“我师涓何罪之有?”遽伯玉装腔作势地说:“你乱造新乐,迷惑圣上,罪过还小吗?”转身命令士兵:“给我搜!把所有乐谱、乐器,统统给我搜出来烧掉!”师涓上前阻止,但早被军士们推到一边,只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费了大半生心血写成的乐谱和自己心爱的乐器在顷刻间就化为灰烬。这还不算完,遽伯玉还限令师涓三日内必须离开京都。
师涓面对此情此景,痛不欲生,愤愤地对遽伯玉理论道:“你这只知颂古,不知出新,排斥异己,嫉贤妒能的小人,你可以依仗权势烧掉我的乐谱和乐器,但你不能烧掉我的乐思,等着吧,我一定还要写出更多、更好的新乐。”说罢,遂回屋收拾好行装,扬长而去。
自此,师涓一直隐迹荒村僻野,在继续着他未竟的音乐事业,写出了大量脍炙人口的音乐作品。
生平简介 司马迁自称其先祖是颛顼时期的天官。《史记·太史公自序》记载“昔在颛顼,命南正重司天,火正黎司地。唐、虞之际,绍重、黎之后,使复典之,至于夏、商,故重、...
《史记·周本纪第四》载:周后稷,名弃。其母有邰氏女,曰姜螈,原为帝喾元妃。姜螈出野,见巨人迹,心忻然说,欲践之,践之而身动如孕者。居期而生子,以为不祥,弃之隘巷...
又上表曰:“明堂之制,陛下已发德音,久令详议。但以学者专固,人人异言,损益不同,是非莫定。臣愚以为五帝之后,两汉已前,高下方圆,皆不相袭。惟在陛下圣情创造,即为...
皇象,生卒年不详,字休明,三国时期吴国广陵江都人,官至侍中、青州刺史。善八分,小篆,尤善章草。他的草书与曹不兴的绘画、严武的围棋等并称“八绝”。其章草“似龙蠖螫...
袁安(?—92)字邵公,汝南汝阳(今河南周口市西南)人。出身于儒学世家,其祖父袁良,习《孟氏易》袁安自幼得习祖父之学,性格庄重威严,为州里人所尊敬。初任为县中功...
人物生平 韩愈诞生于唐代宗大历三年(768)的长安,出生仅仅三年之后,他的父亲韩仲卿便去世了,自那时开始,幼年的韩愈便开始随长兄韩会生活,视兄嫂一如父母,并在韩...
杨震(公元?一124),字伯起,东汉弘农华阴人。他出身名门,八世祖杨喜,在西汉高祖时因诛杀项羽有功,被封为“赤泉侯”。高祖杨敞,汉昭帝时为垂相,因功被封安平侯。...
周文王,姓姬名昌,季历之子,汉族,西周奠基人。季历死后由他继承西伯侯之位,又称伯昌。又称周侯,周季历(周朝建立后,尊为王季)之子,姬姓,名昌。先秦时期贵族有姓有...
清河王太傅辕固生者,齐人也。以治诗,孝景时为博士。与黄生争论清河王太傅辕固生者,齐人也。以治诗,孝景时为博士。与黄生争论景帝前。黄生曰:“汤武非受命,乃弑也。”...
师经鼓琴,魏文侯起舞,赋曰:“使我言而无见违!”经援琴而撞文侯,不中,中旒(liú)溃之。文侯谓左右曰:“为人臣而撞其君,其罪如何?”左右曰:“罪当烹。”提师经...
墨子生平 墨子(约公元前468年~前376年),姓墨,名翟,春秋时期邾国(今山东滕州)人。墨子出身低微,自称“上无君子之子,下无耕农之难”,似属当时的“士”阶层...
刘德升,字君嗣,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州市)人,东汉桓、灵帝时著名书法家。因创造了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的“行书” 书体,被后世称为“行书鼻祖”。 刘德升自幼酷爱书法,...
《韩诗外传·卷四》载: 桀为酒池,可以运舟。糟丘,足以望十里。而牛饮者三千人。关龙逢进谏曰:“古人之君,身行礼义,爱民节财,故国安而身寿。今君用财若无穷,杀人若...
顾炎武出身于江东望族,明末家道中落。幼年承祖父命出继堂叔为子,嗣母王氏,十六岁未婚守节,抚育他成人。他相貌丑怪,瞳子中白而边黑,性情耿介,不谐于俗,唯与同里归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