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姬戚
生卒:约公元前七八世纪
朝代:春秋
官职:齐国大司田
简评:齐桓公主要辅佐重臣之一
宁戚欲干齐桓公,穷困无以进,于是为商旅,赁车以适齐,暮宿于郭门之外。桓公郊迎客,夜开门,辟赁车者执火甚盛从者甚众,宁戚饭牛于车下,望桓公而悲,击牛角,疾商歌。桓公闻之,执其仆之手曰:“异哉!此歌者非常人也。”命后车载之。桓公反至,从者以请。桓公曰:“赐之衣冠,将见之。”宁戚见,说桓公以合境内。明日复见,说桓公以为天下,桓公大说,将任之。群臣争之曰:“客卫人,去齐五百里,不远,不若使人问之,固贤人也,任之未晚也。”桓公曰:“不然,问之,恐有小恶,以其小恶,忘人之大美,此人主所以失天下之士也。且人固难全,权用其长者。”逐举大用之,而授之以为卿。当此举也,桓公得之矣,所以霸也。
——汉·刘向 《新序·杂事五》
宁戚(约公元前七八世纪):姬姓,宁氏,名戚。春秋莱棠邑(今青岛平度)人,卫国(今河南境内)人,早年怀经世济民之才而不得志。齐桓公二十八年(前685)拜为大夫。后长期任齐国大司田,为齐桓公主要辅佐者之一。春秋时期卫国人,胸怀才学而不得志,闻齐恒公礼贤下仕,于是到了齐国。他到了齐国,以帮人喂牛为生,尝于山脚下扣牛角而歌:“浩浩白水,绦馅之鱼,君来召我,我将安居。”其歌被出游的管仲听到。经过交谈,管仲认宁戚为大才,于是将宁戚举荐给齐桓公。公元前685年,宁戚被任命为齐国大夫,后长期任齐国大司田,掌管农业与水利,并助齐国很快富强起来。
宁戚曾著有《相牛经》一卷,是中国最早的畜牧专著,对促进齐国农牧业发展产生了一定的作用。
宁戚亦能于琴,曾作琴曲《扣角歌》,感叹贤士有才而生不逢时,同时也记述了他扣角而歌,被管仲、齐桓公起用的故事。
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名况,字卿,汉族,因避西汉宣帝刘询讳,因“荀”与“孙”二字古音相通,故又称孙卿。周朝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
崔瑗(77—142),字子玉,涿郡安平(今属河北安平县)人,东汉学者、书法家。他是东汉著名学者崔骃的中子,幼年丧父,锐志好学,师从贾逵。年十八赴京师洛阳,交游问...
唐尧,为帝喾次妃陈锋氏女庆都所生,祁姓,名放勋,号陶唐,谥曰尧,因曾为陶唐氏首领,故史称唐尧。尧有圣德,有如天之涵养,如神之微妙,如日之光照临天下。这位德化广大...
《韩诗外传·卷四》载: 桀为酒池,可以运舟。糟丘,足以望十里。而牛饮者三千人。关龙逢进谏曰:“古人之君,身行礼义,爱民节财,故国安而身寿。今君用财若无穷,杀人若...
生平简介 班彪(公元3年~54年),东汉史学家、文学家,字叔皮,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出生于官宦世家,从小好古敏求。其祖先于秦汉之际在北方从事畜牧业致富...
生平简介法藏(643——712),字贤首,生于唐贞观十七年,俗姓康,因此也常被人称康法藏、康藏、康藏国师等。他是康居国(今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撒马尔罕一带)人。对...
生平简介 杜佑(735—812),字君卿,玄宗开元二十三年出生于京城长安。他的青少年时期正值开元、天宝的繁荣盛世,而他所在的家庭,则可称得上是诗书簪缨之家。所谓...
生平简介 司马迁自称其先祖是颛顼时期的天官。《史记·太史公自序》记载“昔在颛顼,命南正重司天,火正黎司地。唐、虞之际,绍重、黎之后,使复典之,至于夏、商,故重、...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字子舆(待考,一说字子车或子居)(按:车,古文;舆,今字。车又音居,是故,子舆、子车、子居,皆孟子之字也)。战国时期邹国人...
生平简介 张载(1020—1077),字子厚,其名字出自于“厚德载物”一句,人称横渠先生,生于北宋真宗天禧四年,卒于神宗熙宁十年,是北宋时期重要的思想家,关学创...
老子、孔子之前二百多年,有一位伟大的思想家,不为常人所知。其人在中国思想史、哲学史上占有重要位置,故学者在系统的专著中无不提及。但是,评价尚嫌不足。 此人是西周...
樊姬,楚庄王之夫人也。庄王即位,好狩猎。樊姬谏不止,乃不食禽兽之肉,王改过,勤于政事。王尝听朝罢晏,姬下殿迎曰:“何罢晏也,得无饥倦乎?”王曰:“与贤者语,不知...
师宜官,东汉灵、献帝时人,生卒年不详,籍居南阳(今河南省南阳市)。曾为袁术部将。工书法,尤擅长八分书,书迹为时人所宝。 西晋卫恒《四体书势》云:“灵帝好书,时多...
人物生平 王戎(234年——305年),字濬冲,琅琊临沂人。琅琊郡在秦朝时为三十六郡之一,琅琊王氏世代居住于此,直至西晋末年永嘉之乱,衣冠南渡,方举族迁居金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