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字长孙
生卒:东汉初年
朝代:东汉
籍贯:苍梧郡广信县人
简评:岭南经学家
生平简介
陈元,字长孙,陈钦之子,继承父业,对《左传》做了广博精深的考证与注释,著有《左传异国》(已佚)。
东汉初年,光武帝即位后,恢复了中央官学,设立了《五经》博士,古文经学被排斥于官学之外,引起古文派和今文派的冲突。古文经学与今文经学的论争再度掀起,重点放在是否设立《左传》博士的问题上。
建武四年(公元28年)正月,尚书令韩歆提出设立《左氏传》(《左氏春秋》只有古文经学,不象其它诸《经》皆有今、古两派)博士的建议。光武帝命群臣讨论。今文派学者反对,其代表人物范升奏“《左氏》之失凡十四事”,及“《左氏春秋》不可录三十一事”。陈元上疏皇帝,反驳范升提出的四十五条。陈钦指出范文的自相矛盾和谬误之处,并说《左氏》学是“至宝”,不应受抑制,请求“分明白黑,建立《左氏》”。此疏的意见十分尖锐强烈,光武帝再令群臣讨论。陈元与范升互相辩难达十余次之多,最后陈元辩胜。《左氏》学获光武帝允立。当时由太常提出一个《左氏》学博士候选名单,陈元列在第一。可是光武帝偏不用陈元而指定李封,于是议论哗然。正在这时,李封死,立《左氏》学之事遂干脆作罢。这实际上是与光武帝本人偏爱今文经学而与具有反谶纬倾向的古文经学格格不入有关。
《左氏》不立,博士未当成,陈元的经学知识不能充分发挥作用。直至建武七年,他才被大司空李通辟用于司空府。据《经典释文·序录》说,他在司空府是担任南阁祭酒之职。陈元在司空府时,曾上疏皇帝,反对以司隶校尉督察三公的措施,提出:“人君患在自骄,不患骄臣;失在自任,不在任人”。不宜“夺公辅之任,损宰相之威”。这是针对光武帝不信用大臣、收相权而发的。限制相权正是光武建国后的一贯政策,这种悖光武帝做法的意见当然不被采用。建武十五年,著名今文学家欧阳歇为大司徒。欧阳龢又辟陈元入司徒府。陈元在司徒府时,又“数陈当世便事、郊庙之礼”。但仍未被光武帝采纳。同年十一月欧阳龢下狱死,陈元乃“以病去”。他辞归时已年老,不久卒于家。
陈元作为古文经学派代表,对《左氏春秋》的研究达到最高水平,与桓潭、杜林、郑兴齐名,在全国的学术界有着相当大的影响。据《后汉书·儒林传》说,“东汉初年,陈元在京城洛阳,以授徒为业,传《春秋左氏学》”。
陈元的著作,有《左氏同异》一书,早亡;《隋书·经籍志》有司徒椽《陈元集》一卷,亦注明为亡书。今所存陈元的文字仅有《后汉书·陈元传》中的两篇疏议。这是历史上岭南人最早撰述的文字记载。
评 价
陈钦、陈元父子作为岭南学术上有重大成就的学者,不但为同时期学者所承认,而且载入史册。《广东通志》、《广西通志》把陈氏父子列在首位,称“陈元独能以经学振兴一时,诚岭海之儒宗也。”现代著名史学家罗香林高度评价陈氏父子:“如《春秋左氏传》,广东最先倡导的人就是广信的陈元及其父陈钦。《春秋左氏传》由来已久,但不经陈元的研究和鼓吹,未必能立于官学。自此之后,《左传》在学术上的地位日益显著,对中国学术思想,影响很大,这是陈元的贡献。
孔融(153~208),字文举,东汉末鲁国(今山东曲阜)人,孔子二十代孙。汉献帝时曾做过北海(今山东昌乐东南)相,故人称孔北海。自幼聪颖灵悟,胆识过人,开创“以...
生平简介 臧荣绪(公元414~488年),南朝齐东莞莒(今山东莒县)人,出生在官宦之家,祖父奉先曾任建陵(今江苏泰县)令,父庸民曾任国子学助教。荣绪幼年丧父,靠...
陈钦(约公元前34年~公元15年),西汉经学家,字子佚,世居交州苍梧郡广信县(治所在今梧州市),汉代广信县是苍梧郡郡治所在,其境即今广西梧州市及广东封开县内故封...
晋侯观于军府,见钟仪,问之曰:“南冠而絷者,谁也?”有司对曰:“郑人所献楚囚也。”使税之,召而吊之。再拜稽首。问其族,对曰:“泠人也。”公曰:“能乐乎?”对曰:...
仓颉,原姓侯冈,名颉,号史皇氏,相传汉字的发明者,也是道教中文字之神,俗称仓颉先师 、制字先师、仓颉至圣等,被后人尊为中华文字始祖。 仓颉生有“双瞳四目”,纬书...
人物生平 汤显祖诞生在明世宗嘉靖二十九年(公元1550 年)八月十四日卯时,江西省抚州临川县的一处人家。 汤家不是世家大族,家境却也算富有,从高祖到汤显祖的父亲...
樊姬,楚庄王之夫人也。庄王即位,好狩猎。樊姬谏不止,乃不食禽兽之肉,王改过,勤于政事。王尝听朝罢晏,姬下殿迎曰:“何罢晏也,得无饥倦乎?”王曰:“与贤者语,不知...
诸葛诞(?~258)三国时期魏将,字公休,琅玡阳都(今山东沂南县)人,诸葛丰之后,诸葛亮和诸葛瑾的堂弟。初以尚书郎为荣阳令,累迁御史中丞尚书,是三国时曹魏后期的...
…处。言正月之时,候气之管,中於大蔟,中犹应也,谓候气飞灰,应於大蔟,其大蔟夹锺,六律六吕之等,皆是候气管名。言正月之时,律之候气应於大蔟之管,又计大蔟管数,倍...
《史记·殷本纪》载:殷契,母曰简狄,有娀氏之女,为帝喾次妃。三人行浴,见玄鸟堕其卵,简狄取吞之,因孕生契。契长而佐禹治水有功。帝舜乃命契曰:“百姓不亲,五品不训...
生平简介 国学皇甫谧生于东汉,长于曹魏,没于西晋,在血风腥雨、病饿交加中度过了一生。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杀伐攘夺,天下离乱,民不聊生。在母腹中的皇甫谧,就嗅到...
霍光(公元前130年代?—前68年)西汉大臣,政治家。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人,字子孟,霍去病异母弟。武帝时为奉车都尉,甚见亲信,昭帝年幼即位,他与桑弘羊等...
韩婴,燕人也。孝文时为博士,景帝时至常山太傅。婴推诗人之意,而作内、外《传》数万言,其语颇与齐、鲁间殊,然归一也。淮南贲生受之。燕、赵间言《诗》者由韩生。韩生亦...
唐尧,为帝喾次妃陈锋氏女庆都所生,祁姓,名放勋,号陶唐,谥曰尧,因曾为陶唐氏首领,故史称唐尧。尧有圣德,有如天之涵养,如神之微妙,如日之光照临天下。这位德化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