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名容,字和伯
朝代:西汉
官职:博士
简评:西汉今文《尚书》欧阳学说开创者
欧阳生字和伯,千乘人也。事伏生,授倪宽。宽又受业孔安国,至御史大夫,自有传。宽有俊材,初见武帝,语经学。上曰:“吾始生字和伯,千乘人也。事伏生,授倪宽。宽又受业孔安国,至御史大夫,自有传。宽有俊材,初见武帝,语经学。上曰:“吾始以《尚书》为朴学,弗好,及闻宽说,可观。”乃从宽问一篇。欧阳、大小夏侯氏学皆出於宽。宽授欧阳生子,世世相传,至曾孙高子阳,为博士。高孙地馀长宾以太子中庶子授太子,後为博士,论石渠。元帝即位,地馀侍中,贵幸,至少府。戒其子曰:“我死,官属即送汝财物,慎毋受。汝九卿儒者子孙,以廉洁著,可 …
——摘自“国学宝典”东汉·班固《汉书》-卷八十八·儒林传第五十八/百衲本
《前书》云:济南伏生传《尚书》,授济南张生及千乘欧阳生,欧阳生授同郡宽,宽授欧阳生之子,世世相传,至曾孙欧阳高,为《尚书》欧阳氏学;张生授夏侯都尉,都尉授族子始昌,始昌传族子胜,为大夏侯氏学;胜传从兄子建,建别为小夏侯氏学:三家皆立博士。又鲁人孔安国传《古文尚书》授都尉朝,朝授胶东庸谭,为《尚书》古文学,未得立。
——摘自“国学宝典”南朝宋·范晔《後汉书》-卷七十九上·儒林列传第六十九上/武英殿本
欧阳歙字正思,乐安千乘人也。自欧阳生传《伏生尚书》,至歙八世,皆为博士。
——摘自“国学宝典”南朝宋·范晔《後汉书》-卷七十九上·儒林列传第六十九上/武英殿本
欧阳生(前206年-公元25年)名容,字和伯。西汉千乘郡千乘县也就是今山东省广饶县人,出身于王侯世家,是越王勾践的后代。在中国历史上《尚书》欧阳氏学比较出名,有“八世博士之学”的美称。所谓的“八世博士”是指随经学大师孔子弟子虑子贱的后裔伏生受《尚书》的欧阳容,以及他以下的欧阳巨、欧阳远、欧阳高、欧阳仲仁、欧阳地余、欧阳政、欧阳歙等八代子孙。欧阳生受《尚书》于伏生,将《尚书》29篇分解为31篇,为《周诰》、《殷庚》作了详细注解,著有《欧阳章句》41卷、《欧阳说义》2篇,成为西汉今文《尚书》欧阳学说的开创者。
欧阳生著名弟子是倪宽。倪宽又传授给欧阳生的儿子,世世相传至欧阳生曾孙欧阳高。高,字子阳,为博士。当时以治《尚书》著称的林长宾、夏侯建(世称小夏侯)等人都出自欧阳高门下。欧阳高孙子欧阳地余,汉宣帝时,以中庶子授太子经,后为博士。太子(即元帝)即位后,欧阳地余升为少府。欧阳地余少子欧阳政为王莽的讲学大夫。东汉初年,裔孙欧阳歙复因传《尚书》显名,在郡教授数百人,后官至大司徒。
自欧阳生治《尚书》至欧阳歙,凡八世,史书称“欧阳八博士”,也称“欧阳尚书学派”。欧阳家的八代都以研习《尚书》闻名,致使《尚书》自此有了欧阳氏之学,并与大、小夏侯氏三家,都被立于“宫学”,这就是《尚书》中的齐学。今天的广饶境内有欧阳八博士墓。其中六座位于县城西南2.5公里的广饶镇东冢头村东和村北,村东一座,村北两座,村东北三座,一座位于县城西南9公里的李鹊镇小张村北,另一座位于李鹊镇南赵村东。宋代著名文学家、政治家欧阳修在《文忠公谱图序》中曾有这样的叙述:“欧阳氏处于禹,禹之后有越王勾践,勾践之后有无强者为楚成王所灭,无强之子皆楚封,封之乌程欧阳亭者为欧阳氏。汉世有仕为涿郡守者,子孙遂北,有居翼州之渤海,有居青州之千乘。”那么,青州之千乘在今天的什么地方呢?古时的千乘县城就是今天的广饶县城,由此看来,汉代欧阳氏北迁分两支,一支居住在翼州之渤海郡,还有一支居住在青州北的千乘县,千乘县成为北迁欧阳氏的一支。自汉以后,这支欧阳的后裔世代定居在千乘县城,他们世代研究学问,逐渐受到皇帝的认可和重视,成为千乘县的贵族。而欧阳仕汉为博士,所谓“欧阳尚书者也”,就是指千乘欧阳氏世代研传《尚书》之事。
宁戚欲干齐桓公,穷困无以进,于是为商旅,赁车以适齐,暮宿于郭门之外。桓公郊迎客,夜开门,辟赁车者执火甚盛从者甚众,宁戚饭牛于车下,望桓公而悲,击牛角,疾商歌。桓...
唐尧,为帝喾次妃陈锋氏女庆都所生,祁姓,名放勋,号陶唐,谥曰尧,因曾为陶唐氏首领,故史称唐尧。尧有圣德,有如天之涵养,如神之微妙,如日之光照临天下。这位德化广大...
生平简介 荀悦(公元148~209年),字仲豫,颍川颍阴(今河南许昌)人,东汉史学家、政论家。荀淑之孙,荀俭之子。父亲早卒。幼时聪慧好学,因家贫无书,每到人家,...
杜度,字伯度,东汉京兆杜陵人。一说原名操,魏晋人因避魏武帝名讳,改称杜度。御史大夫杜延年曾孙,汉章帝时为齐相。 杜度以善章草著名。崔瑗,崔寔父子学杜度书,后人并...
庄子(约前369-前286),战国中期哲学家,庄氏,名周,字子休(一作子沐),汉族,宋国蒙(今安徽蒙城,又说河南商丘)人。做过宋国地方漆园吏。庄子是我国先秦(战...
为文王所作。七曰履霜操,(尹吉甫子伯奇,无罪见逐,自伤,作此曲。)八曰朝飞操,(牧犊子所作。牧犊子七十无妻,见雉朝飞,感而作此曲也。)九曰别鹤操,(商陵牧子所作...
樊姬,楚庄王之夫人也。庄王即位,好狩猎。樊姬谏不止,乃不食禽兽之肉,王改过,勤于政事。王尝听朝罢晏,姬下殿迎曰:“何罢晏也,得无饥倦乎?”王曰:“与贤者语,不知...
孔融(153~208),字文举,东汉末鲁国(今山东曲阜)人,孔子二十代孙。汉献帝时曾做过北海(今山东昌乐东南)相,故人称孔北海。自幼聪颖灵悟,胆识过人,开创“以...
京房字君明,东郡顿丘人也。治《易》,事梁人焦延寿。延寿字赣。赣贫贱,以好学得幸梁王。梁王共其资用,令极意学。既成,为郡史,察举补小黄令。以候司先知奸邪,盗贼不得...
生平简介 匡家世代务农,但匡衡却十分好学,勤奋努力,由于家境贫寒,他不得不靠替人帮工以获取读书资用。他曾拜当时的博士学习《诗经》。由于勤奋学习,他对《诗》的理解...
对曰:“不闻。”乃召师涓,听而写之。明日即去,乃至晋国,见平公,平公享之。灵公曰:“今者来闻新声,请奏之。”平公曰:“可。”即命师涓坐师旷之旁,援琴鼓之。未终,...
仓颉,原姓侯冈,名颉,号史皇氏,相传汉字的发明者,也是道教中文字之神,俗称仓颉先师 、制字先师、仓颉至圣等,被后人尊为中华文字始祖。 仓颉生有“双瞳四目”,纬书...
人物生平 孙武,即孙子,生卒为约公元前545年—公元前470年。孙武祖上有确切的世系从舜的后代虞阏父开始。周武王伐纣时,虞阏父当周国陶正之官,执掌陶器的制作,管...
生平简介 张载(1020—1077),字子厚,其名字出自于“厚德载物”一句,人称横渠先生,生于北宋真宗天禧四年,卒于神宗熙宁十年,是北宋时期重要的思想家,关学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