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过三次亲近母语儿童阅读种子教师研习营,今年暑假因为疫情的原因,第一次体验线上模式,一“课(刻)”都不敢落下。感恩的话每年都在说,也必须要说:
亲近母语是一个开放的、知性的、先进的平台,接纳着来自天南海北、有诗和远方的教育人。感恩各位专家、导师引领我们遇见经典、遇见人文、遇见自然、遇见科学,遇见种种的美好!非常丰富,非常多元,非常受益!
特别感恩海沧,让我遇见了亲近母语。
我认为这不只是儿童阅读种子教师研习营,更是一场真善美的修行。我们用心地感受着亲近母语每一位导师、每一位专家的分享。那是对教育、对儿童的一颗赤子之心,真诚、温暖又有趣。
印象最深的是作家分享亲身的创作经历和灵感,到现在还停留在我脑海里,也触发了我的思考:我们希望带给孩子的滋养绝对不仅仅是阅读,更重要的是做人寻根。当然还有各位“封神”的导师,他们是一群可爱可敬的人。
这是一群自带光芒,也是愿意照亮别人的人。我们因热爱阅读而相聚,我们知道阅读对语文学习乃至对一生的影响。
起初,我们只是想寻找开展儿童阅读的好方法,亲近母语却带着我们越走越广阔。我们的阅读视野逐渐开阔,阅读理念逐渐完善,阅读素养逐渐提高。
最重要的是,在与孩子们共读过程中,阅读也滋养着我们,我们更加懂得儿童,孩子们也将因为我们而成长得更幸福更智慧。所以,我喜爱、认同亲近母语。
下来我将从四个方面来谈谈我的收获,希望对家长或一线老师能有所帮助。
01
对亲近母语理念和实践的理解
研习营上,亲近母语创始人徐冬梅老师的演讲,最能触动我们对儿童本位的理解。
“母语,是妈妈说的话,是奶奶唱的歌谣;是乡音土语;是我们民族的共同语;是用母语传达的,来自人类精神本源的共同的语言文化。”
第一次听徐老师讲母语概念时,有些震撼,我努力地回忆着小时候跳皮筋时,小伙伴们边跳边念的口口相传的歌谣,特别喜欢!没错,儿童是喜欢节奏和韵律的,因为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诗意。
《日有所诵》的编排也是考虑到儿童自身发展规律的原理。前两年我教低年级,和孩子们一起诵读《日有所诵》,那种快乐的童音依然回荡在心头。
比起语文书,孩子们更爱朗读《日有所诵》。不知不觉,低年级的孩子在阅读中提高了识字量,培养了语感。如果老师引导得好,思维能力、听说读写能力也能得到相应的发展呢!
除了韵律和节奏,故事也是儿童所喜爱的。徐老师特别强调,不要拿腔拿调地给孩子们读故事,应该真情实意地用自然的语气讲故事。
研习期间,徐老师讲了《新母语》的《考了八十九分》。儿子刚好在旁边,听到徐老师讲故事就凑过来听,听完我们都笑了,这样的语言是高级的幽默和张力。用朴素的声音传达真实的情感,不是朗读而是讲述,我特别认同这个观点。
再举个例子,《夏洛的网》是我前几年带三年级的孩子共读的,这是一本讲述友谊和生命意义的儿童文学书籍。
当时就想着儿子长大也让他读一读,结果男孩子对这类文学作品好像不太感兴趣,在没有人引导的情况下,男孩会偏爱历史神话还有科普类的,女孩好像更喜欢童话故事冒险类的(关于这个,徐老师在亲读会二十讲里也有专门讲过《男孩的阅读》《女孩的阅读》)。
总不能让孩子只读他自己喜欢的书,于是我重新开始亲子阅读。暑期时间比较充足,我坚持在睡前给他朗读《夏洛的网》。
读到第九章结尾时,有一幕两个好朋友在睡前互道“晚安”的情景:
“晚安,夏洛!”威尔伯说。
“晚安,威尔伯!”
沉默了一会儿。
“晚安,夏洛!”
“晚安威尔伯!”
“晚安!”
“晚安!”
读到这里,我和儿子会心一笑。并不是我的朗读水平有多高,而是文字触动了我们情感的那根弦。
两个刚刚认识的好朋友,有着说不完的悄悄话,但不得不恋恋不舍地互道晚安,道了晚安后可能还想说什么,于是又道了声“晚安”,如此反复。如果不是读出声音,恐怕就只是止步于“反复”了。这么简单的两个字,为什么反反复复说这么多次?是啰嗦吗?是像母语的那种习惯性重复吗?
孩子对这样的画面心领神会,正是因为他们也有过这样的时候,于是引起了情感共鸣。
随着阅读量不断增加,孩子对文字的感知力也会更加敏锐。所谓的好词好句不是生搬硬套,不是成语越多越好,它一定是有情感有生命有灵魂的语言。
02
四大课程的收获
明代学者陈献章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
与前两次参加研习营最大的不同是,这次有了两三年的课程实践基础,有收获也有困惑。带着实践中的思考参加研习营,更是事半功倍,帮助我们解决了很多实践中遇到的困惑。
无论是诵读、主题阅读、图画书还是整本书,“拿到文本,老师首先要一遍一遍地朗读,找出文本中的独特之处或特别有感受的语句,加以分析。老师在诵读时遇到的问题,可能就是孩子会遇到的。”
第一天的诵读课板块,孔晓艳老师中肯地说道,“文本赏析一定要在前,你才能更好地确定教学设计。诵读中的教学方法,如加衬字、重复,都不是乱加的,它是根据文本特点,有目的地加的。”
所以,上诵读课之前,不妨大声读几遍,就能找到最合适的方法了。朗读,永远是语言学习最基础最重要的方法。
加上白皛老师的吟诵教学,再次激发了我对吟诵的兴趣。前两年在参加研习营后买了一套《我爱吟诵》,奈何无人指导,现在感觉只是清晨播放给孩子们听,也是一种熏陶啊!想想都觉得诗意满怀!
再说主题阅读,以前听徐世赟老师讲解过,跃跃欲试,然而没胆。没胆对语文课本进行精简,总是担心没把字词句篇章讲透,学生的成绩会受影响。事实证明,即使你面面俱到,学生也不一定全盘吸收。
低年级的识字写字还是重要的,邵龙霞老师以一年级的精读课《小壁虎借尾巴》为例,通过“为什么借?跟谁借?语气词的礼貌作用?还会跟谁借?会怎么问怎么回答?小壁虎有没有借到尾巴呢?”几个提问贯穿课文主线,随文识字,图片识字,最后按生字结构分类指导写字。
这设计令人拍案叫绝,精简有序,思路清晰,学生的语言实践和听说读写能力也得到了训练,并不比我们拖泥带水用整整两课时来教的效率低。
如果每周都能够省下一课时带着孩子们阅读,或在课堂上进行高效率的主题阅读,从一篇课文教两三课时转变成一节课教两三篇课文,那学生的阅读能力将会得到量和质的飞跃啊!尽管很难,但我想做。
邵老师还为我们讲解了可行的文本解读方法,把自己代入普通读者、教师、学生的角色,多读几遍课文,一一圈出来可能遇到的问题,再把相同主题的几篇文章进行统整、比较、探究,达到育人的核心。
图画书是好东西!这几年我们愈发地感受到图画书的独特阅读价值,大概懂得从图画、色彩、线条、文字、表情等角度进行品读展。
刘颖老师这次讲的教学范式,让我们在原有的基础上更加细化了。比如“值得停留的画面”一般指:能凸显主题、细节有深意潜台词丰富、前后关联可比较的瞬间、形式特别的;“值得品味的文字”一般指:新鲜表达、韵文美文、妙言隽语、形式特别的。为一线老师提供了有据可依的方法。
周美英老师以《桃花源的故事》为例,生动阐述了教学设计的形成过程。学生要到哪里去,会遇到哪些困难,可提供哪些帮助。三步解读法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教学思路。
整本书是我实践最多的一项课程,每月和孩子们共读一本书,从导读到班级读书会,简单而快乐。但是,也存在目标不够明确,组织阅读不够系统的问题。
这次的研习营,对我这方面的启发非常大。当徐莉莉老师和彭娟老师就如何上好整本书课程进行讲解时,我发现其中“细读文本,解构作品”和“整体教学构想”是我目前比较缺乏的。
这次的研磨板块,干货满满,教材解读的角度、教学设计的优化方向,针对特定的能力训练制定学习单、利用可视化工具教学生梳理人物、情节和主旨,应有尽有。在这里我无法一一赘述,确实都是实实在在的指导。
03
我认为这不只是儿童阅读种子教师研习营,更是一场真善美的修行。我们因热爱阅读而相聚,我们知道阅读对语文学习乃至对一生的影响。比起语文书,孩子们更爱朗读《日有所诵》。不知不觉,低年级的孩子在阅读中提高了识字量,培养了语感。所谓的好词好句不是生搬